無心睡眠,已經養(yǎng)成了睡覺之前翻手機的習慣,無意中翻到了畢湘黔網友發(fā)的一片關于新西蘭獼猴桃苗的文章。
文章沒有辦法復制過來,我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敲一遍,同時,對原文有些表述不清楚的地方做了簡單的調整。
文章如下:
新西蘭獼猴桃栽培種植技術,從土壤、道路、架材、灌溉等方面,結合國內獼猴桃種植的現(xiàn)狀分析中國獼猴桃栽培與新西蘭的不同之處。
果園非常注意夏季修建,坐果后5天左右,開始對結果枝進行修建,整個架面一下沒有掉起的枝條。但次年結果母枝不修建,不摘心,不平綁,要向上長放。
果園大棚架栽培,在這里原圖文字有明顯錯誤,應該是一行雌株一行雄株,而不是隔行隔年結果設計,結果母枝可以來回彎曲邦博,另外一行結果后實行重剪,第二年只長枝條,不結果。
摘心位置明顯的比較靠下,在1.4米的位置分支,這個位置摘心后,主蔓具有較強的頂端優(yōu)勢,兩個主蔓長勢會更加旺盛。
這里再三強調了土壤對獼猴桃生長的重要性,我已經不下一百次的強調過,土地要結合增施有機肥深翻,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嗎?這可是關鍵。
防風林和果園需要留三米、四米的緩沖帶,為了車輛通行,同時也避免了高大喬木和獼猴桃爭奪肥料的問題。
2015年蒲江甘溪和大塘兩個鄉(xiāng)鎮(zhèn)都受到了冰雹和大風的災害,獼猴桃損失很嚴重
采用雙頭劈接的方式,當年就可以上架。折射出一個我們反復強調的觀點,種好獼猴桃的關鍵是培養(yǎng)好強大的根系。
強大的主干,一級主蔓,二級主蔓,國內采用密植方案,一般只有一級主蔓。
劈接后成型的獼猴桃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