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柳城畬族鎮(zhèn)麻濟村的獼猴桃山上看到種植戶正手拿自制的“噴霧器”在給獼猴桃進行人工授粉,一些授過粉的獼猴桃已經長到小指頭大小了。
(獼猴桃花粉授粉)
今年54歲的種植戶從1999年開始栽種獼猴桃,種植面積有5畝多,2001年開始投產。起初,種植獼猴桃還是個門外漢。好學的他購買了許多獼猴桃種植方面的書籍,邊學邊干,逐步掌握了一套獼猴桃栽培管理技術。武義縣林業(yè)技術人員在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有機肥使用等方面對其進行現場指導,加上瑤村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和小氣候,幾年下來王樵的獼猴桃長勢喜人,產量逐年提高,銷路很好。
(獼猴桃花粉人工授粉)
“我們是從5月2日開始給獼猴桃授粉的?!别埆I偉說,人工授粉是提高獼猴桃產果率、減少畸形果的最有效手段。獼猴桃從開花到花謝只有7天時間,其中盛花期為3天,開花兩天后,即進入盛花期,此時為獼猴桃的最佳授粉期,授粉期為5天左右,但是天氣要好,不能在雨天。
(本文配圖為四川蒲江川之龍公司紅心獼猴桃基地的紅陽獼猴桃結果圖)
饒獻偉介紹,僅靠蜜蜂進行傳粉,根本達不到產量高的效果。前幾年,他們是摘一朵雄花對著雌花碰點幾下,碰了20朵雌花后,再換一朵雄花碰點其它雌花。但是這樣的授粉方法要花大量的人工,況且花不是一次性開放的,開花時期有先后,因此是否碰點過很難辨認,難免重復工作和遺漏,效果不是很理想。
(浙江獼猴桃的圖片)
后來饒獻偉他們采用采集和貯藏花粉的方法進行人工授粉。在早晨5點至上午8點以前,在雄株上采集開放的雄花,置于不透明的塑料袋內,拿回家用梳子采集花藥,再蓋上一層薄布放在陽光下脫粉,過八九個小時花粉散出,然后用細篩篩出花粉,與紅色顏料拌均勻,裝入空的娃哈哈奶瓶中密封,插上一根細管,授粉時對著雌花輕輕一捏娃哈哈奶瓶雄花粉便均勻地噴在了雌花上。因雄花粉拌了紅顏料,雌花是否授上粉很容易辨認,不僅減少了人工也避免了重復工作和遺漏,效果奇好。
(浙江獼猴桃選果)
祝王興說,因氣候的原因今年獼猴桃的花開得少,但這樣獼猴桃的果子會大一些,指著沉甸甸的獼猴桃高興地說:“這些是從新西蘭引進的優(yōu)良品種,果大味甜,每年都使用有機肥,產量逐年提高。”他們對今年的豐收充滿了信心,到9月初他們的獼猴桃就可以上市了。
(浙江獼猴桃采摘)
據了解,種植獼猴桃投資比較高,要搭架拉鋼絲,一般來說,一畝獼猴桃苗要陸佰多元,其他成本要4000至5000元。王樵說,有些人認為投資獼猴桃種植不合算,其實獼猴桃營養(yǎng)價值很高,搞得好效益不錯。去年,種植的獼猴桃畝產達2000多公斤,預計今年畝產將超過2500公斤,每公斤售價3至4元,畝收益超過6000元。
武義縣是全省五大獼猴桃生產基地之一,近幾年,該縣大力發(fā)展綠色保健食品,實施品牌戰(zhàn)略,使獼猴桃產業(yè)在品牌和市場開拓方面有了較大提升,種植獼猴桃已成為武義縣山區(qū)農民增收的好門路。武義有關部門還大力引導獼猴桃種植戶提升品質、引進優(yōu)良品種。據悉,首批從四川蒲江引進的東紅獼猴桃將于近日運抵武義,栽種在武義的兩個鄉(xiāng)鎮(zhèn)實驗。
(浙江紅心獼猴桃采摘)
(浙江紅心獼猴桃采摘)

評論